9月26日,在第四届中国企业领袖读享盛典平行论坛第五次直播收官论坛上,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会长、总裁读书会全国领读者联盟主席宋志平,以“疫后复苏话营商环境与企业家精神”为主题,结合宋志平多年来企业经营管理和国企改革创新的经验,发表了精彩演讲。
以下内容整理自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会长、总裁读书会全国领读者联盟主席宋志平在本次直播中讲述的内容:
总裁读书会的各位读者朋友,大家好。今天非常高兴再次在线上和大家见面。大家知道我们总裁读书会是一个企业家读书的一个组织。这些年其实我们通过读书会促进了我们企业家的学习,也促进了我们企业家的成长。
在过去这几年里边,我也在读书会上给大家读过几本书,读过德鲁克的《创新企业家精神》,读过赫尔曼西蒙的《隐形冠军》,也读过柯林斯的《再造卓越》,透过这些书籍,我们也针对当时环境中的一些问题,与大家来进行交流,我觉得效果也非常的好,读者也非常的欢迎。同时读书会也介绍过我的书,像《经营方略》,像《企业迷思》,这些书也跟大家都做过一些介绍,我觉得我也特别的开心。
总之我们读书会是以书会友,我们在这个平台上大家来进行思想的交流,特别的好。
大家知道今年是个非常不平凡的一年,我们度过了大半年的疫情,这个时代应该说我们现在到了后疫情时代,也就是说我们在战胜疫情这个过程里边,我们是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同时在恢复经济过程中我们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这个时刻应该说我们又是在展望十四五,我们在规划新的未来,在这样的一个时刻,我们还面临着不少的困难和挑战。比如说国际贸易摩擦,比如说全球的疫情蔓延还不确定,还处在一个不确定性阶段。
最近第二波疫情又回潮,我们在整个的结构调整中,还有一些自身的问题,面临着很多的困难。但是大家知道我们也有很多有利的条件,有很多优势,在这个时刻,中央让我们既要看到变局,又要去开新局,我觉得这个辩证法给了我们很好的指导。所以今天晚上论坛也是希望在这些方面给大家进行一些交流。
我是在企业做了多年,大家知道我是去年年底刚刚退休,现在做两个协会的会长,我在这个时刻,我也是希望给大家讲,我们做企业的,我们还是力争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因势利导来推动经济的发展。所以我在这儿,我也想给大家说三段话,跟大家进行交流。
其实企业改革不光是国企的事情,民企也有改革。国企的改革是市场化,民企的改革是规范治理,那么这些都是我们改革的任务,改革其实是为企业带来活力的。
所以我觉得从做企业来讲,我们还是要用改革带来活力,这里边我觉得有几点很重要。
第一点,还是要着力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因为混合所有制改革不光是为国企引入了市场化机制带来了活力,同时也支持了民营企业的发展,实现了国民共进。所以企业的改革我老讲它推动了整个经济的发展,说并不只是企业或者国企单一的事情,像国企的改革,实际上它使得市场环境更加公平,同时搞混合所有制改革,又使得我们国民共进,推动了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共同发展,所以我觉得这些都是特别好的。
用混合所有制来推动我们共同的发展,其实中国的国企和民企我们是孪生的兄弟,不分彼此,这个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所以我觉得混合所有制是我们中国的一大创造。虽然国外也有,但是像这么大规模的搞混合所有制,只有我们国家有,所以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议里边,是把混合所有制作为我们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提高到这样的高度来看,所以我觉得我们还是加大混合所有制的改革的力度。
第二点,要推进企业里边的经营机制的改革,我老讲的经营机制,过去我们讲,是三项制度改革,现在我们讲员工持股经理股票计划,还有科技分红,超额利润分红等等这些,新的这种机制上的改革,这些改革能为我们企业带来活力,能够激发干部和员工的积极性,我觉得这个也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点,要弘扬我们企业家精神,这是今天晚上我们的一个主题,因为企业归根结底还是企业家带领。从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的经济取得这么大的成就,我觉得一方面是我们党和国家正确方针的引领。另一方面,我们有千千万万个优秀企业家和海量的企业,大家共同努力,其中企业家在里边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总书记对企业家有一段特别精辟的一段论述。总书记说,市场的活力来自于人,特别来自于企业家,来自于企业家精神,总书记在7月21号要召开的企业家的座谈会上,勉励企业家鼓励企业家。在这个时刻,还希望企业家能够发挥、发扬企业家精神,带领企业攻坚克难,我觉得企业家在这个里面确实是很了不起的。
那么中国的企业家,我老讲三句话,六个字叫创新,坚守和责任。但我也讲我们中国企业家有特别能战斗,百折不挠的精神。同时我们也是有一个家国情怀,在疫情里边,做口罩,我觉得这就反映了中国企业家是很了不起的。
2月份我们的口罩一天只有2000万只,可是我们到3月份,我们就
所以下一步我们中国的经济要发展,我觉得还是要落实在企业家身上,希望企业家弘扬企业家精神,我觉得这个很重要,这是我想讲第一段话。
第二段话就是创新转型来带动经济的发展,现在我们大家都知道,这次疫情里边我们的数字化,网络这方面发挥的淋漓尽致,其实透过这次疫情,也推动了我们各行各业的一个数字化的发展,我觉得大家都看到了,也就是看到了创新,它的威力。实际上数字化我们前几年就做下了很好的基础。所以这次在疫情里面它就发挥了独特的作用。所以我觉得创新还是能够解决一切困难的。
我们的园区我觉得我们在创新上既有方法上的问题也有路径上的问题,还有推动它的基础的问题,从方法上来看,我觉得我们现在一个是自主创新,同时我们也要加大集成创新,我总是给大家讲集成创新,我觉得集成创新不管有我们自己的自主的一些技术,同时我们也借鉴别人一些技术,把它能够集成起来,我觉得这个会比较现实,来的也比较快。
那么另一方面创新也需要资本市场的支持,创新我们的政策制度文化都会起很大的作用,但是真正的创新其实是靠资本来支持。资本是企业家勇于创新的杠杆,所以我们要创新,这需要资本的支持,所以去年我们推出了科创版,包括最近我们又推出了创业版的注册制的落地,这些都是资本市场的一些创新,用资本市场来支持我们的创新。
所以我总跟大家讲,我说世界500强,我们现在已经成了世界第一了,我们现在大陆加香港我们有124家,包括美国的121家,但是我最近比较看重独角兽的排行榜,大家都知道10年时间估值超过10亿美金,就是70亿人民币,排下来美国大概是占到233家,我们中国占到了227家,就这么一个水平。关键是全世界的独角兽,中国和美国这两个国家,我们占有全世界独角兽的80%。
在中国的话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深圳和杭州,这说明创新是在中美两国之间,大家看到是两个创新大国,同时说明我们国家创新和资本市场的结合,还不是太平衡,所以我们下一步在加大创新的同时,我们要加大资本市场的创新,因为资本市场对创新提供了基础,这种不管是股权的投资,还是资本市场我们都要加大对于创新的支持,那么这也是我想说的关于创新这事。
第三段话我觉得也是和今天我们主题有关系的,我们还是要用双循环拉动我们的经济发展,因为中央提出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互相促进新格局这样的一个战略,我觉得非常重要。
大家知道过去我们是以国际大循环来拉动的,两头在外,大进大出,我们基本是这样的一个做法。当然我们过去这些年取得了巨大的成绩,这个也都看到了。但是现在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疫情之后,尤其是这变化就更大,尤其是国际贸易摩擦等等这些,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所以现在中央提出来的双循环这样的一个发展战略,我觉得就恰逢其时。也就是说现在一方面我们还是要立足于国内的大势大循环,以这个为主体。
在这方面我觉得作为企业来讲,一方面政策给我们提供了很大的一个市场机会,同时也给我们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比如说作为企业来讲,来重视国内市场,我们应该说要怎么提供给管理市场最好的产品、最好的服务。
那么另一方面,其实我也是最近给大家讲的比较多的,我们还在创品牌,回想这么多年,我们用市场,按技术跟市场换投资这方面确确实实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有了今天我们这样的第二大经济体,这样的一个成绩。
但是如果我们回过头来看,有些什么不足呢?我们在新的时期我们要做好的,我觉得品牌就是一个大问题,我们现在这个时刻应该把精力放在那,创造我们自己的自主品牌。
应该说40年改革开放,我们的产品的质量我觉得是没有问题了。过去40年前我们的质量是很差的,因为现在我们的质量不错,其实当年的德国、日本,他们的质量也有问题,要经过了他们几十年的奋斗,成为了世界上在质量上排在一流的国家。我们国家经过了这么多年,应该说我们的质量现在也是很好的,但是我们缺少品牌,所以过去我们其实做了这么多年很大的制造业,都是在代工的领域里面。我们大街上的车基本是万国汽车。
我们自己的品牌有几个,当然我们也有做得好的,比如说家电这个领域。我们自己的国产品牌做的就都是品种,比如说龙井、碧螺春,这其实都是品种,我们缺少像立顿红茶这样的品牌。
所以我觉得下一步我们不光是要提供一流的质量,我们还要创出一流的品牌,因为品牌不光是个质量问题,还有个设计问题还有一个品牌的宣传问题等等,我觉得这一点挺重要的,不然的话我们总是在中低端,在中低端总是赚一个加工的钱,我觉得这个不适合我们今天中国企业现有的情况,我觉得这个时刻我们要打造我们的自主的品牌,总书记讲的我们要从制造向创造,从产品包括品牌这样的一个转变,过去我们的产品做的足够多足够好,但是我们要从产品大国变成一个制造品牌的大国,我觉得这是现在应该做好的,当然双循环并不只是说我们国际的循环就不做了,我觉得我们国际的循环还是要做好。
我们制造中心的地位还得巩固,因为中国的企业足够多,口罩的出口,就出口了1000多亿只,我估计现在两千亿只可能都挡不住,所以世界上实际上都需要中国的产品,所以我们的制造中心不能削弱。只是说我们的制造中心要更多的去制造中高端的产品,增加我们的附加值。
同时在国际循环这方面,我们也得适应全球化格局的新变化,过去我们是从中国制造放射到全球,但下一步有可能会形成一些区域市场,比如北美市场、欧洲市场、亚洲市场、非洲市场,有可能形成这样的一些格局。
这样的话我们的企业也在习惯于从产品走出去到企业走出去,我们在我们有客户有市场的地方,来建立我们的企业。
从过去我们中国是世界的工厂,将来世界都有我们中国的工厂,我们得完成这样的一个过渡。也就是说我们从重视GDP到重视GMP,其实日本当年就是这么走过来的。我也觉得这是我们双循环里面应该想到的,也就是说我们既要把国内的大循环做好,同时我们也不会削弱国际大循环的地位,我想今天晚上和大家交流这么三段话,我自己的一些想法也不一定正确,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在大力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的背景下,总裁读书会开展一场场线上直播论坛,特别是在疫情蔓延的当下,邀请众多大咖共同探讨不确定性环境常态化的话题,对共同抗疫、助力经济复苏及实现全民阅读的国家战略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未来,总裁读书会将会与更多最受关注的大咖、导师在系列活动中通过网络陆续与大家在云端见面。关注总裁读书会微信公众号,下载总裁读书会app获取后续直播信息,直播将在各大媒体平台同步播出,也可以在总裁读书会app上回顾往期内容,我们将会提供更多精彩内容。
北京赢智汇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客服电话:4000012998 联系地址:北京市东城区 北京INN三号楼206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716 京ICP备08010562号
Copyright ©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赢智汇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客服电话:4000012998
联系地址:北京市东城区 北京INN三号楼206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716 京ICP备08010562号
Copyright ©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